“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工作會
省工商聯黨組書記李德才
省工商聯秘書長馬躍峰主持會議
近日,全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李德才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省工商聯秘書長馬躍峰主持。
李德才書記回顧總結了今年以來我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的新成效,主要體現在,“千企幫千村”行動企業參與覆蓋面有了新增長,民營企業參與深度貧困村結對幫扶得到新推進,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消費扶貧工作初見成效,對民營企業的思想政治引領得到新加強,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有了新提升。截至11月30日,我省進入“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全國臺賬管理的民營企業有5873家,精準幫扶9113個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村4065個)的68.6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累計投入產業資金41.1億元,公益捐贈4.02億元,安置就業5.77萬人,技能培訓4.81萬人。在10月份全國表彰的“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100家先進民營企業中,我省有9家企業上榜,受表彰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在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上,我省周口市沈丘縣馮營鄉李寨村黨支部書記李士強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河南羚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熊維政獲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
李德才指出,雖然“千企幫千村”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不足和問題。思想方面有抱怨情緒、厭戰情緒、畏難情緒,缺乏責任感,覺得無所適從;工作上,有的地方幫扶形式還較為單一、實效性差,有的地方產業扶貧帶動能力不強、缺乏長效幫扶機制,有的地方臺賬數據準確性和真實性還有待提高,深度貧困村結對幫扶工作推進不平衡。
李德才強調,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各級工商聯、商會組織和廣大民營企業都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中央、省委及全國工商聯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新要求,深刻認識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既是責任,也是義務,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職責所在,是履行社會責任、弘揚企業家精神的要求所向,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五個堅持”“五個轉變”的要求,聚焦重點難點,貢獻智慧和力量,為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中原出彩貢獻力量。
李德才要求,要突出重點,扎實推進“千企幫千村”結對幫扶工作再上新臺階。一是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將“千企幫千村”結對幫扶工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計劃,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配合抓,全員參與,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積極聯系協調扶貧辦等部門形成分工明確、通力協作的工作格局,集中合力把工作引向深入。二是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要完善調研機制、督促通報機制、溝通銜接機制、座談交流機制、示范帶動機制、考核評價機制。三是進一步優化結對幫扶,要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廣泛動員有實力、有條件、有意愿的民營企業,靈活采取“多企幫一村”“一企幫一村”“一企幫多村”等方式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對在結對幫扶過程中發現的不符合村企實際的結對幫扶和不能順利推進的結對幫扶要及時優化調整。四是進一步加強產業幫扶,依據人文地理、環境資源、群眾生活、特色產品等情況,把閑置資源、特色優勢變為企業發展的生產要素,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積極探索電商扶貧、旅游扶貧、光伏扶貧、金融扶貧、消費扶貧等新模式,讓特色產業進村、幫扶措施入戶、就業崗位到人,實現群眾滿意、村企共贏。五是進一步強化就業幫扶和技能幫扶,鼓勵引導企業或商會通過發展產業,采取“景區帶村”、“公司+農戶”、“能人帶農戶”等多種模式,提供就業崗位,或搭建勞務協作橋梁有序轉移就業。積極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就業扶貧四送”、“就業扶貧行動日”等公共就業服務活動。強化培訓供需對接,支持企業建立勞務培訓基地,開展訂單式技能提升培訓活動等。六是進一步加大消費扶貧力度,積極推薦扶貧產品納入全聯“聯成e家”,引導企業購買貧困地區的特色優良產品或搭建銷售服務平臺,將扶貧產品賣出好價格,轉化為扶貧實效。七是進一步嚴格臺賬管理,要動態掌握幫扶原始數據,及時進行匯總把關,按“三簽字兩蓋章”審核把關責任機制要求上賬,嚴格精準和高質量標準層層負責,確保幫扶效果真實可靠。八是進一步夯實工作作風,要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的位置,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以作風建設帶動服務全省脫貧攻堅戰總攻階段的社會扶貧組織工作,工作中要求實效、辦實事,深入一線做好服務工作。要帶頭調查研究,探索服務結對幫扶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和做法,克服一切形式主義,切實推動“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工作再上新臺階。
鄭州市、南陽市、周口市、寧陵縣工商聯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各省轄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分管副主席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