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工商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政治建會、團結立會、服務興會、改革強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主動在“聯”字上做文章,有力促進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一、積極“上聯”,確保民營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
“上聯”是指工商聯工作必須“接天線”,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始終對標、對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全國工商聯的工作安排和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扎實謀劃推進工商聯各項工作,確保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廣東非公經濟領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確保民營企業發展和民營企業家成長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協助省委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配合全國工商聯調研組工作,深入地市、縣區基層單位召開系列宣講會、報告會、座談會,幫助民營企業學深悟透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二是深化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部署召開全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報告會和青年企業家弘揚“五四精神”座談會,召開新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培訓班暨全省優秀民營企業家培訓班、星級商協會會長、秘書長研修班,加強非公黨建,扎實推進非公領域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導民營企業家繼承發揚聽黨話跟黨走的優良傳統,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三是加強請示匯報。省工商聯主要領導同志親自帶隊,各分管領導紛紛主動拜會,加強與全國工商聯和省委省政府、省委統戰部領導的聯系溝通,及時請示匯報工作、聽取意見指示、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重點、爭取上級支持,確保省工商聯的工作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符合全國工商聯和省委省政府、省委統戰部的要求。
二、主動“下聯”,促進惠企扶企政策落地見效
“下聯”是指工商聯工作必須“接地氣”,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摸清企業實情、了解基層狀況,確保黨的政策宣講到位、基層聲音及時反饋、訴求困難有效解決。一是確?!跋侣摗钡慕洺P?。制定并實施《廣東省工商聯機關聯系基層和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工作制度》,明確會領導和機關各部室對地方工商聯、省工商聯所屬商會和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聯系時間、任務和內容,確保掛點聯系和指導的規范化和制度化。二是提高“下聯”的針對性。制定《廣東省工商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開展“三進”調研活動工作方案》,駐會領導分組帶隊,針對人才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營商環境改革、民營企業運行情況、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等民營經濟發展的熱點、難點、痛點和堵點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針對性調研,進企業、進商會、進基層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反映問題、提出建議,形成專題報告。其中我會報送的《關于報送廣東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調研情況的報告》獲全國工商聯王永慶副主席的重要批示,《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調研報告》《關于報送我省民營企業運行狀況調研情況的報告》《關于報送廣東關鍵領域民營企業核心技術創新調研情況的報告》《關于華訊方舟和慧新辰核心技術創新案例的報告》獲得省委李希書記和馬興瑞省長的重要批示,《關于廣東省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的調研報告》獲馬興瑞省長等領導重要批示,并轉發各地各部門參考。加強調研成果轉化,近年來先后參與和推動出臺了廣東“實體經濟十條”和“實體經濟新十條”以及“民營經濟十條”等多項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政策舉措。三是突出“下聯”的實效性。省工商聯把聯系走訪與政策宣講結合起來,與省委宣傳部在全省20家大型民營企業和商會開展形勢政策宣講活動,加強政策宣講,推動政策落地落細,幫助民營企業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政策知曉度和獲得感,推動擴大政策惠及面。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87.6%的企業享受過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比去年高15.8個百分點。
三、開拓“外聯”,形成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強大合力
“外聯”是指主動“借力”,進一步拓展工作手臂,充分發揮工商聯協調資源、聯系廣泛的優勢,主動加強與黨委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國內外工商社團的交流合作,形成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強大合力。一是著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省工商聯主要領導主動帶隊走訪省紀委監委、省公安廳、省檢察院、省法院省司法廳、省安全廳、省律協、華南國際仲裁委員會(深圳國際仲裁院)等單位,深入座談交流,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就保護民營企業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達成具體協作。與省檢察院聯合下發建立健全溝通聯系機制的實施意見,與省國家安全廳建立合作機制,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日主題活動,與司法機關聯合開展法律宣傳,打造了法律宣傳月、“以法興企”文化沙龍、“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非公經濟領域法律宣傳品牌活動,有力營造了支持保障民營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良好法治環境。二是著力提供經濟科技金融等服務。與省工信廳、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環保廳省商務廳、省金融局、省稅務局、省市場監管局、省軍民融合辦、省社科院、省科協等部門和單位加強合作,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緊密聯系的常態化溝通機制,協同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產業、科技、金融、人才、稅收、走出去等服務;與省僑聯、省貿促會、香港中華總商會、澳門中華總商會等14家三地主要工商團體簽署《粵港澳工商團體攜手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構建商會服務民營企業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體系;與中山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合作開展專題研究,搭建資源信息共享平合,引導民營企業積極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宏偉實踐。三是著力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主動拜會省委宣傳部,加強與省網信辦的溝通合作,與省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南方雜志、廣東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聯合開展民營經濟的專題宣傳。與廣東電視臺合作共同打造“風云粵商”欄目品牌,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和粵商精神,樹立粵商良好形象,共同營造支持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四、密切“內聯”,建立服務“兩個健康”長效機制
“內聯”是指全面加強工商聯自身建設,聯動工商聯企業家兼職副主席、副會長和執常委主動參與工商聯工作,構建省工商聯機關各部門緊密聯系、協同配合、高效運作的組織體系,為促進“兩個健康”的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聯動企業家積極參與工商聯工作。制定省工商聯兼職會領導和執委、常委履職制度,編印履職報告,指導市縣工商聯建立并實施企業家兼職副主席、副會長述職制度。建立開放式工作機制,完善省工商聯參政議政、組織、教育、經濟、聯絡、法律等專門委員會,引導兼職會領導和執常委企業家發揮優勢,主動帶頭開展團結引導、調查研究、政策宣講、對外聯絡、法律服務,增強參與工商聯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建立健全省工商聯機關落實“六個三”要求的制度和機制。省工商聯在模范機關創建活動中,提出“六個三”(守法律、守紀律、守規矩;定崗、定責、定任務;在崗、在行、在狀態;進企業、進商會、進基層;用心、用情、用功;落地、落細、落實)要求,并出合《省工商聯在模范機關創建活動中進一步落實“六個三”要求的實施意見》,修訂省工商聯黨組工作、黨風廉政建設、調查研究、意識形態、財務管理等46項工作制度,明確機關各部室和崗位的職責,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管理,形成了分工明確、協調配合、運作高效的工作機制,有力提升了工商聯機關的學習力、執行力和約束力。
五、加強“互聯”,提高服務民營企業的信息化水平
“互聯”是指加快推動網上工商聯建設,積極構建線上線下一盤棋、互聯互通、及時高效的一體化辦公系統和綜合性服務信息平臺。一是加強對信息化工作的統籌規劃。省工商聯黨組高度重視,黨組書記主動掛帥成立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安排專人跟進落實。全面對標全國工商聯要求,研究制定省工商聯信息化(20192021)規劃編制,推動“網上工商聯”立項建設,明確目標任務、時間進度,穩步推進信息化各項工作。二是構建“工商聯+商會+企業”信息平合。加強工商聯和商協會、企業的信息互聯和互通,改進工商聯網站,開通廣東省工商聯微信公眾號、省非公經濟組織黨委微信公眾號,延伸省工商聯OA辦公系統至地市工商聯,形成了全省工商聯業務協同、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方便快捷的辦公系統。三是建立工商聯數據庫和民營企業運行狀況監測平合。依托全國工商聯數據庫和民營企業網上調查系統,扎實開展工商聯會員數據庫建設,建立全省民營企業運行動態監測評估、信息反饋平臺。四是打造線上線下法律維權服務平合。省工商聯依托省政府“數字政府”建設平臺,積極推進省級統一的民營企業投訴維權工作平合,創建網絡投訴平臺、微信小程序、投訴熱線等,建立線上發起投訴、線上查詢處理進程、線上反饋處理結果的民營企業維權網絡運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