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奮發圖強 七十載休戚與共
眉山市工商業聯合會(市商會)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劉峻文
“日月如流,尺璧寸陰”。金秋時節,普天同慶。
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眉山市工商業聯合會22年的發展歷程也是捷報頻傳……
——會員隊伍建設不斷加強。22年來,市工商聯始終秉承“自愿入會,逐步發展”的原則,嚴把質量關,注重吸收新興產業和規模型企業入會,尤其把轉型升級重點民營企業和熱心工商聯工作、樂于奉獻的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吸納到會員隊伍中來,會員總數從最初的2000多個發展到目前4039個,其中企業會員949個。
——基層商會建設不斷加強。22年來,市工商聯圍繞行業商會授權、規范行業商會管理、加快行業商會發展進行探索與實踐,不斷擴大商會覆蓋面,總結出了行業商會建設“三三機制”,使我市行業商會建設實現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鶎由虝行虬l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級行業商會4個(家電商會、家居建材商會、果業商會、小微企業商會),市級在眉異地商會1個(眉山浙江商會),異地眉山商會7個(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昆明、西藏);區縣有行業商會16個、同業公會2個,鄉鎮商會69個;深入開展“五好工商聯”創建工作,截至目前,丹棱縣工商聯已連續四年確認全國“五好”、青神縣工商聯已連續三年確認全國“五好”,仁壽工商聯于2017年成功申報全國“五好”,彭山、洪雅、東坡3個區縣均已申報成功省級“五好”工商聯。
——機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22年來,市工商聯始終以加強作風建設、增強創新意識、樹立法治觀念、提升服務水平為核心,努力營造“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先后建立健全制度20余項,堅持開展“五型機關”建設和“四個一”活動,分批組織干部職工赴發達地區商會考察學習;健全機關黨支部、工會、婦委會等組織,積極開展文明單位、衛生單位、檔案達標等創建活動及各種文娛活動,機關凝聚力不斷增強;持續打造“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工商聯機關,在服務非公人士和企業中做到“一視同仁等距離、提供服務零距離、面對私利遠距離”,建成了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干部隊伍。市工商聯先后榮獲“四川省工商聯系統2009——2012年度綜合先進單位”“2001——2012年扶貧開發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工商聯系統2013——2016年度維權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民營企業文化先進單位”“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社會責任調研工作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稱號。
“匆匆二十余載,光陰一瞬間”?;赝忌绞泄ど搪?2年非凡歷程,艱辛、凝重、勝利、光榮,廣大會員無不為之歡欣鼓舞;展望未來,任重道遠但前程似錦,他們不禁豪情滿懷!
2015年,重慶市四川眉山商會揭牌儀式暨眉山市投資推介會舉行。
不忘初心風雨同舟 砥礪前行發展壯大
1997年12月,四川省工商業聯合會眉山地區辦事處正式掛牌成立,2000年12月正式更名為眉山市工商業聯合會(市商會),從此,市工商聯便開始了艱辛的跋涉與頑強的搏擊。作為黨委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經濟的助手,市工商聯始終圍繞一個中心(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促進兩個健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堅持三性統一(統戰性、經濟性、民間性),始終不忘初心,凝心聚力,走出了一條隊伍不斷壯大、管理逐步規范、影響日益廣泛的發展之路。
2019年上半年,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不含外商、港澳臺)324.25億元,增長7.9%。全市民間投資增長29.2%,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65.1%,增速和占比均居全省第2位。民營企業在全市企業中占比97%,貢獻了80%的稅收和55%的地區生產總值。在加強引導教育,促進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方面,22年來,市工商聯堅持“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積極做好新形勢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2011年6月,眉山市工商聯舉辦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紅歌大匯唱。
強化經濟服務 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22年來,全市工商聯系統,圍繞經濟建設,以服務立會為宗旨,努力當好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
積極參政議政,為眉山發展建言獻策。積極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認真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22年來,市工商聯系統共形成調研報告146余篇,撰寫提案625件,其中,《關于工商聯應作為紀委監察部門對民營經濟行風評議的主要助手》被列為1號提案;《關于組織制定醬腌菜、調味食品標準的建議意見》,促成眉山《調味泡菜》地方標準誕生,并上升為四川省泡菜質量標準,填補了省、市乃至全國泡菜質量標準的空白;《國企與民企享受不平等待遇的狀況》《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眉山發展》等多次得到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許多建議意見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為黨政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為眉山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主政治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抓實維權服務,為企業發展優化環境。一是率先成立維權中心。積極探索切實維護非公企業合法權益,2005年5月,我市維權服務“仁壽模式”得到時任省委書記肯定批示;同年9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眉山市非公有制經濟維權投訴中心,開創了全省先例;同年10月,省工商聯維權服務工作現場會在眉召開,號召“維權服務,全省學眉山”。二是探索創建“一個中心、五個平臺”。為更好維護非公企業合法權益,2008年11月我市正式完成并啟動了“一個中心、五個平臺”(即:非公經濟維權投訴中心與企業發展協調服務平臺、行政監察服務平臺、法律咨詢服務平臺、仲裁調解服務平臺、危機處理服務平臺)的眉山維權工作新模式,受到非公人士的廣泛歡迎。三是維權經驗全國出彩。2010年9月,全省“總結交流先進經驗、助推非公經濟發展現場會”在眉召開,展示了我市非公經濟健康發展良好局面;2016年6月,全省工商聯法律工作座談會暨商會調解工作現場會在眉召開,市工商聯和丹棱縣作經驗交流;2017年7月,市工商聯在全國“非公有制企業勞動爭議預防調解培訓班”上作經驗交流發言。截至目前,市工商聯先后協調處理非公企業困難和問題145件,投訴受理率、辦結率均達100%,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0余億元,得到廣大企業家一致稱贊。
著力招商引資,為地方經濟增添后勁。一是牽線搭橋助力招商引資工作。被納入招商引資“五駕馬車”前,市工商聯先后聯系接待了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企業家來眉洽談投資;積極邀請了廣東、天津、廣西等多地工商聯企業家來眉考察參觀。2005年聯系四川溫州商會、成都臺州商會共70余家會員企業參加“眉山建市五周年慶?;顒郁邧|坡文化藝術節”大型招商引資活動及詩書城土地項目推介會;2006年5月,成功組織省內外43家企業參加“眉山工業集中區暨產業招商推介會”。短短數年,全市工商聯系統共引進招商項目197個,協議資金223.6億元,到位資金46.2億元。二是巧搭平臺健全招商引資網絡。積極與全國工商聯、省工商聯等上級部門及直屬商協會對接,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搭建了與民企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的接洽聯系平臺;抓住前任負責人上掛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契機,保持常態聯系推動與商務部建立良好合作關系,搭建了與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的對接平臺;主動擴大對外交流交往,積極與沿海發達地區工商聯締結友好商會,牽頭組織成立異地商會,擴大了以商招商主體。三是不遺余力落實招商引資任務。納入招商引資“五駕馬車”后,市工商聯扎實開展招商引資、招商引智服務。先后拜訪各地商會76家,走訪企業141家,積極接待來眉考察企業、商會,簽約項目17個77.2億元。先后指導建立北京眉山企業商會、上海眉州商會、廣東四川眉山商會、成都眉山商會、重慶眉山商會、昆明眉山商會并舉辦眉山投資推介會,宣傳眉山推介眉山。
堅持改革創新,為企業轉型開足馬力。一是積極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撐。與市人社局聯合開展非公企業職稱評定,2009年6月召開眉山市首次非公企業職稱評定培訓工作會,2010年初成立眉山市工程師稱號認定委員會和經濟師稱號認定委員會。到目前,共認定了27名非公有制企業工程師。先后與相關部門舉辦人才招聘會3次,組織200家會員企業提供5000多個就業崗位。二是引導民企轉變發展方式。指導吉香居、四川金象賽瑞等公司轉型升級,成功申報了全省民營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優秀案例;千禾味業建立了全市非公企業首個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積極組織民營企業赴溫州等地培訓學習,幫助企業在產業延伸、創新升級等方面提升經驗;2012年市工商聯牽頭成功主辦了中國·眉山“城市發展與產業升級”高峰論壇。三是搭建融資服務平臺。與工商銀行眉山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銀企商聯動的新型金融服務平臺,專門制定了市工商聯會員企業聯保融資方案,篩選整合有融資需求的中小會員企業,組成聯保小組向工行眉山分行推薦聯保融資,為中小會員企業提供融資4.9億元;積極拓寬眉山市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市工商聯與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助推中小企業快速發展。
2014年,眉山市工商聯與清華大學合作舉辦首期現代企業管理高級研修班。
強化會員服務 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22年來,我們堅持“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積極做好新形勢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注重教育,非公人士理想信念不斷增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先后在工商聯系統和非公人士中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實現偉大中國夢、建設富裕美好和諧眉山”主題教育活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三嚴三實”和“兩學一做”專題教育等,引導非公組織加強黨的建設;舉辦眉山市首屆非公有制企業運動會、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紅歌大匯唱等活動,引導非公人士感黨恩、跟黨走,推動非公人士把個人的成功夢、企業的發展夢融入人民群眾的小康夢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切實增強非公人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
二是加強培訓,非公人士素質水平得到提升。積極開展多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業務培訓活動。市工商聯先后舉辦“民營企業最新人才戰略研討會”“企業融資培訓會”“同心·大講堂”“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會”等各類培訓共37次,累計培訓非公人士近5000人次;先后邀請了全國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光金,北京大學特聘教授魏志勇,中國太平洋集團創始人嚴介和等專家教授來眉授課;組織召開“新生代”企業家座談會,邀請省內知名專家現場答疑解惑;與清華大學合作舉辦首期現代企業管理高級研修班。先后組織企業家赴北大、清華等名校學習及參加中央黨校和省工商聯組織培訓共600多人次。通過學習及培訓提高了我市民營企業家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并且大大激發了我市民企做大做強的熱情。
三是強化宣傳,非公人士成長環境日益優化。不斷完善信息宣傳平臺,逐步建立了工商聯短信平臺和會員企業信息聯絡員制度。與《中華工商時報》《中國政協報》《四川經濟日報》《新蜀商》《眉山日報》及眉山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合作,廣泛宣傳工商聯工作及我市非公經濟發展情況。22年來,市工商聯累計在各級媒體發表文章440余篇,累計編發《商會簡訊》40期、《百企聯百村專報》73期、《眉山商界》雜志23期,商會網站點擊率突破450萬人次。積極開展“眉山市非公有制經濟十大杰出人物評選”“眉山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光彩事業先進個人表彰大會”“百企聯百村工作示范企業和先進組織單位表彰大會”等活動樹立典型、弘揚正氣,在全社會形成了“重商、親商、護商”的良好氛圍,市工商聯先后榮獲省工商聯宣傳工作“十大亮點”、市委外宣工作先進單位等表彰。
四是搭建平臺,非公人士回報社會決心更加堅定。首先是開展“同心賑災”行動,災難面前出真力?!?·12”汶川大地震后,全市工商聯系統會員企業捐款捐物3840余萬元,支援了6所學校、2所醫院的災后重建;“4·20”雅安蘆山地震后,各級商會和企業捐款捐物800余萬元。市工商聯先后被評為“四川省統一戰線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眉山市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時任市工商聯主席被評為全國工商聯“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其次是開展“同心幫扶”行動,扶貧濟困有實招。積極引導非公經濟人士與黨同心、同行、同向,在會員企業中開展以“光彩耀眉山”為主題的“同心幫扶”行動,號召企業捐資助學、扶貧濟困、興建公益設施。2010年3月,引導四川信和房產公司捐資200萬元,為萬勝鎮修建了近4000平方米的村民活動廣場;2011年9月,在仁壽縣舉行“眉山市統一戰線同心工程捐贈儀式”,募集各類幫扶款135萬元;2009年至2014年四川華信恒富房地產公司董事長王永樹捐資230萬元在眉山一中、尚義中學和盤鰲中學設立“華信恒富樹人獎學基金”和“華信恒富教育基金”,資助品學兼優的學生等。再次是開展“百企聯百村”活動,脫貧攻堅見實效。自2007年啟動“百企聯百村”工作以來,全市累計參與企業達806家,覆蓋109個鄉鎮、674個聯系村,累計投入資金3億余元,支持產業帶動基地建設、產業扶持致富項目共500多個,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2萬余人次,提供就業崗位1.5萬余個,解決就業1.3萬余人,有效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增收;2018年更是積極開展助力藏區脫貧攻堅工作,組織82余家企業、商協會初步對接阿壩州金川縣、茂縣94個貧困村,對產業、就業、技術、教育、銷售等方面助力脫貧。2019年上半年,全市預計共223家民營企業參與“百企聯百村”活動,支持了216個聯系村經濟社會發展,投入資金2368萬元,實施產業帶動項目92個,修路26公里,資助貧困學生260余人次,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7500余人次,解決就業4600余個,為決勝全面脫貧致富及農村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以上經驗做法得到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農業部、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廣,《人民政協報》《中華工商時報》等多家報刊媒體專題報道,市工商聯多次在全省作經驗交流發言。
“業已興,路正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眉山市工商聯必將承載著全體會員的期待與厚望,不辱使命,趁勢而上,為眉山奮力建設環成都經濟圈開放發展示范市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