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會發展之痛:松散的商會、流水的會員!

   日期:2021-11-21     來源:商會平語    作者:徐勝平    評論:0    
核心提示:很多人喜歡用“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來形容現代商會組織里會員隊伍的發展現狀,又或者是常用這句話來釋懷商會參與者流失問題的合

很多人喜歡用“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來形容現代商會組織里會員隊伍的發展現狀,又或者是常用這句話來釋懷商會參與者流失問題的合理性,但我從不會將“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句話用來作為自家商會會員流失后自我安慰的借口,因為當我站在一個商會專職秘書長的角度上來面對會員流失帶給商會發展的危機時,我更多的會是先反思我自身工作的不足或者失誤之處,然后再捫心自問,我現在所服務的商會能稱得上是一個“鐵打的營盤”嗎?顯然不是,至少現在還不是!

對于現代商會組織的生存方式而言,我認為只要是完全依賴于會員會費生存的商會都不可能稱得上是“鐵打的營盤”,從這個角度上看,我想現在應該也沒有幾家商會敢吹噓自己已經成為“鐵打”的,是能夠長期興旺的,是能夠永存的吧?首先從現代商會自身的現實生存環境而言,能夠很好運行著的商會本來就不多,就算是活著的商會也大多不容易,更別說自己就像“鐵打的營盤”一樣堅實穩固;其次從事務的發展規律來看,任何事物發展都不可能是永恒不變的,現在發展好的商會也不能保證能夠長久興旺,現在發展不好的商會也并不代表永遠頹廢,因為“盛極必衰、否極泰來”本來就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規律,所以在面對會員流失問題的時候,我們商會的主導者、管理者、服務者們是否也可以先想想自家的商會算得上是一個“鐵打的營盤”嗎?

人無常態,水無常形,對于商會這種松散性質的社會組織而言,誰也不能保證商會的參與者們都能始終如一,對商會再忠誠的會員也都有可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離開或者退出商會,畢竟入會自愿、退會自由,有來就有走,有聚也會有散。從會員發展的規律角度上看,也許用“流水的兵”來比喻商會會員隊伍的現狀是合適的,因為無論是由于商會的客觀因素還是會員自身的主觀因素導致的會員在商會流失或者輪替,這都是自然法則里不可改變的正?,F象。但如果用“鐵打的營盤”來比喻商會組織本身的話我覺得又是不恰當的,因為在現實中完全依賴于會費生存的絕大多數中小商會組織都是極其脆弱的,隨時面臨的都是自身的生存危機,從物質角度上來看這些商會根本就沒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僅沒有自己穩定的“營盤”,甚至有些商會連自己的容身之所都沒有,同時商會會員的流失也就意味著會費的流失,這些會員會費的減少可能讓有些商會連基本生存都無法保證,所以這樣松散而又脆弱的商會在面對自家會員流失問題的時候,是根本沒有自信和底氣來驗證自己商會就是那塊“鐵打的營盤”的!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通常是用來比喻在穩固的硬件基礎上推進事務發展中的新舊迭代,是事務發展本身新陳代謝或者吐故納新的需要和自然規律。商會組織也一樣,在發展過程中同樣會有思想、理念以及參與者之間的迭代更新,這是商會組織自我完善以及自我代謝的必然結果,但是如果商會會員的流失量大于新增數量或者只出不進的話就會讓商會陷入被動,同時也就意味著商會的運行機制出現了問題,要么是受到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比如疫情、經濟形勢等)導致企業生存出了問題無暇參與商會,當然更重要的可能還是商會自身在經營管理以及服務等方面出現了狀況。所以對于商會的會員發展而言,“流水的兵”看似是正常的事情,但并不是件好事,因為只有進入商會的人越來越多才能促進商會的興旺,商會的會員隊伍越來越大才能凝聚商會的集體力量。

松散的商會止不住流水的會員!從商會的會員發展上看,當然是“來得多、走得少”最好,同時會員隊伍能夠保質保量的不斷增加才能最有利于商會的發展;可現實很殘酷,如果嚴格按照會費繳納來統計某些商會會員發展狀態的話,很多轟轟烈烈成立的商會沒干幾年會員就已經寥寥無幾了,有些連開個會都要請來請去才能湊幾個人。從商會的硬件建設上看,當然是建立穩定的服務和管理體系并強化商會自身的物質建設最有利于商會的發展;可同樣殘酷的是,很多紅紅火火創立的商會沒干幾年也就彈盡糧絕了,有些商會甚至淪落到連房租都交不上,不得不陷入停擺狀態。

所以現階段商會要想解決長期生存和發展問題,無非不過兩個途徑,第一是吸納源源不斷的會員企業加入到商會,讓商會不斷的有新生力量和新鮮血液進入到商會,這樣商會才能常保青春,永遠保持活力,永遠有互動和交流的資本,這樣哪怕有會員流失也不會對商會影響太大,畢竟又會有新的人際資源進入商會并形成的人際關系,從而既可以解決人的問題,也可以解決經費的問題,這樣也能保證商會的運作和良性循環。第二是強化商會本身的建設,打造商會自己的“基業”,要鞏固或者壯大商會自己的“營盤”,也就是要完善商會建設、提升運營和管理能力、提升市場化水平,最重要的是要依托會員基礎開拓商會資源的物質轉換,盡可能的去擺脫會費對商會發展本身的束縛,最后成功建立起能滿足自我生存的造血機制以及創造強大的物質基礎。

所以解決商會生存之道,說簡單一點,要么讓會員從“流水的兵”變成“永久的兵”,也就是盡可能把更多有忠誠度、質量高的會員留在商會;要么就是真正把“松散的商會”打造成為一個“鐵打的營盤”,打造成為既有雄厚物質基礎和又有自我生存能力的商會;所以一方面盡量讓商會會員流失少一點,畢竟對于商會而言,會員是商會組織的基礎,也是商會存在的根本,會員才是商會真正的資源,有了會員商會才有錢,有了會員才有商會的一切。另一方面商會組織自身也要懂得固本強基,讓商會自己變得壯碩一點,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多屯糧、多置辦些家產,多開拓一些自留地,建立根據地,鞏固商會的陣地;學會自力更生,更學會夯實自身發展的物質基礎。

其實,放眼望遍全國各地商協會組織的發展現狀,真正讓我們所憂慮的并不是商會的會員變成“流水的兵”,而是絕大多數商會永遠成不了那個“鐵打的營盤”。如果我們的商會既不能留住和壯大穩定的會員隊伍,也不能鞏固商會自身的建設,這樣商會就會逐漸失去生命力、最后慢慢消亡!所以既要將商會努力打造成為“鐵打的營盤”,又要減少會員變成“流失的兵”,才是商會長久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作為一位服務于家鄉商會的專職秘書長而言,最遺憾和無奈的事情莫過于每一屆、每一年都有不同層面的會員離開這個組織。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對于商會組織而言,該來的人還是會來的,想走的也很難留住。我們當然希望所有的參與者都能不離不棄,從一而終??墒钱攨⑴c者們覺得厭倦了、無味了、失落了或者無暇顧及了,自然而然也就留不住了!

所以既然我們不能阻止會員的流失,那為何不去打造更堅強的的商會呢?我們是不是可以在健全服務基礎上把商會發展重點轉換到如何去打造商會的穩定性上呢,是不是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強化商會的建設讓商會的根基更穩固、更堅定呢?

也許當我們商會的“營盤”越來越穩固時,那個時候我們在面對會員流失的時候也會更從容一些,或許我們的會員們反而也會更愿意留下來!讓我們的商會變得更堅強一些,讓我們的會員少流失一些,這樣我們的商會明天將才能更美好一些!

 
打賞
 
更多>同類商幫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商幫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大國商幫簡介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适合女士自慰时看的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