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會的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

   日期:2021-11-25     來源:商會平語    作者:徐勝平    評論:0    
核心提示:幾乎所有的商會組織在成立之初都是以打造“百年商會”作為奮斗目標的,可是現實情況卻很悲催,不要說追求所謂的“百年商會”了,

幾乎所有的商會組織在成立之初都是以打造“百年商會”作為奮斗目標的,可是現實情況卻很悲催,不要說追求所謂的“百年商會”了,很多初創型商會可能連三五年都活不過去。從現代商會組織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現狀來看,也許現在表面上看起來是“雨后春筍”式的蓬勃發展態勢,但對于很多商會來說其實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過不了幾年我們將可能看到更多的商會組織面臨“殘花敗柳”式的凋零,所以如果我們現在不從根本上的找到解決商會長期生存的源動力,不從根本上找到維持商會長期發展的策略,我們的商會何以長久?何以至百年?

近段時間我一直都在思考維持現代商會組織長期發展的基本條件究竟是什么?思來想去,我從宏觀的角度思考后,我認為能夠保障現代商會組織長期發展的基本條件無非不過兩個,那就是商會殷實的物質建設和豐富的精神建設,或者至少要滿足這其中的一個條件,否則是無法支撐商會組織長期穩定發展的。為了更好的推動商會的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兩個層面的共同發展,我們就要先了解商會的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分別代表的是什么?第一,商會的“物質”建設,指的是可以永遠承載商會自身各項建設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這包括商會穩定的經費來源、自我造血能力、強大的硬件基礎以及完善的服務體系等一切依托于經濟基礎才能開展的有形的商會物質建設;第二,商會的“精神”建設,指的是可以長久支撐這家商會服務宗旨和發展價值的精神支柱,這包括商會共同的價值觀、信仰、思想、追求、辦會理念以及共同的發展目標等所有圍繞著商會意識形態領域所開展的無形的商會精神建設!所以,如果說商會的物質建設承載的是商會的生存保障和發展基礎,那么商會的精神建設擔負的就是商會的方向引領和存在意義!

推動商會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的前提條件是商會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自主性。搞清楚了什么是商會的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我們才能從這兩個方面延伸開展商會的各項工作,但目前很多商會在這兩個問題上是沒有清晰的定位的,甚至連基本的概念都沒有,因為很多商會組織要么被利益集團把持,要么依附于部分人生存,雖然“養尊處優”但已幾乎失去了獨立思考自身發展的能力;很多商會雖然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時刻都要面對自身的生存危機,哪里還有心思去思考所謂的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這些商會要么就是盲目跟風式成立的,要么就是少數主導者為了少數人的利益服務而組建起來的,在這種環境成立起來的商會組織是不大可能有太多機會去思考自身的長期發展方向和思路的,所以在探索商會的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之前,首先要確定商會的自身發展是否具有獨立自主性,完全依附于某個人或者某一部分人生存的商會組織談這兩個建設也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因為這樣的商會組織只是個工具而已。也就是說,商會組織要想把推動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作為長遠的戰略規劃,首先是要求商會組織自身要具備獨立性、自主性并能夠逐漸建立起適合自身發展的運營管理體系,有了這些基本條件后才有可能通過強化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來夯實商會的長久發展的基礎。

穩定的商會參與者是推動商會“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的核心要素。要推動構建商會的“物質”和“精神”兩大發展元素,我們還是要先從“人”身上著手,畢竟商會是“人”的組織,因為商會的參與者們創造了商會的一切。商會的參與者在進入商會之后,才會在商會的發展中形成物質和精神兩種不同層面的磁場,“物質”層面會產生商業價值的交換和商業資源的轉化,“精神”層面會產生人際關系的建立以及思想理念上的碰撞。也就是說,有了“人”之后才會有物質和精神兩個商會層面的延伸,商會的參與者既可以轉化為商會的物質,又可以轉化為商會的精神,因此商會最重要的發展元素其實就是“人”,就是商會的參與者,商會的參與者們不僅是商會物質的創造者、開拓者,同時也是商會精神的塑造者、發揚者,當然更是現代商會發展進程的推動者和繼承者。所以解決商會的長久生存和發展問題,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先要做好會員發展工作,穩定團結且積極向上的會員隊伍是商會發展的基石。

現階段發展較好的商會都是在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層面有一定基礎的商會。對于現在的商會發展而言,無論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只要解決了一樣其實都不至于發展太差,比如很多“物質”基礎好的商會多半都是有行政背景或者是有地域及行業優勢的所謂大中型商會組織,這些商會大多社會影響力較大,參與者實力也較為雄厚,商會的“物質”建設相對而言更好開展,所以就會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來保障他們的商會建設和服務;當然也有一些中小型商會組織雖然沒有天生的“物質”優勢,但他們會把更多的工作放在商會的“精神”建設層面,比如重視人為關懷、情感交流,塑造共同的理想和希望,積極交流互動并緊密聯系,這樣的商會組織雖然沒有強大的物質基礎支撐,但也大多能夠凝心聚力,能夠走上相對穩定且“小而精”的發展路線。從以上分析來看,“物質”基礎好是很多中大型商會組織天生的優勢,但絕多數大中小型或者初創型商會組織都沒有“物質”優勢,所以也只能多在商會的“精神”建設上做文章了,否則很難維持這些商會的長久發展。為什么很多初創型、中小型商會組織容易出問題,就在于這些商會既沒有穩定“物質”基礎(其實就是沒錢),又沒有把商會的“精神”建設搞好(其實就是失去了人心),這樣的商會組織怎能長期生存下去呢?所以但凡面臨生存危機的商會組織無論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都是出了問題的,“物質”層面的問題在于“彈盡糧絕、流離失所”;“精神”層面的問題在于“人心渙散、一盤散沙”,最后這些商會組織“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相互產生副作用,參與者們在“精神”上失去了信心,繼而就會在“物質”上放棄參與商會的動力,這才是很多商會組織走向消亡的真正原因。

商會的物質建設要滿足兩個層面的訴求,首先是要滿足商會參與者的物質訴求,其次才是商會自身發展的物質訴求;同樣,商會的精神建設也要滿足兩個層面的訴求,但相反的是,首先是要為商會自身塑造精神信仰,其次再來引導或吸引商會參與者來認同和接受商會的精神發展需要。但現實中的很多商會在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上都出現了普遍的問題,首先,商會的物質建設都被滿足了商會參與者的物質需求,最后導致了很多商會參與者只是為了物質需求而來參與商會,一旦商會不能滿足這些人的物質需求,他們很快就會脫離商會,最后商會組織也只能淪落于推動某些參與者物質建設的工具,到頭來商會本身卻無法留下自身被利用后的物質價值;其次,商會的精神建設都變成了商會自身的自吹自擂,無論商會組織再怎么去塑造商會精神層面的高度,又有多少商會參與者能夠認同呢?又有多少商會參與者愿意與商會的發展榮辱與共呢?又有多少商會參與者能夠與商會建立起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呢?很多商會組織可悲的是,在發展多年以后依然無法找到自身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的方向和機會,也就是說既沒有鞏固到商會的物質陣地,又沒有支撐起商會的精神領地,這樣的商會是很難有長久的發展希望的。

所以我們呼吁,現代商會組織要想長期生存和發展下去,必須逐步推進自身的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首先要在物質上多提升一下商會的資源變現能力、多為商會創造一些合法的收入來源、多強化一些硬件基礎,商會有了豐實物質經濟基礎,才有長久生存的底氣;其次也要在精神上去統一商會的集體思想,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多去維護商會的團結穩定、為商會發展塑造良好的聲譽和口碑,商會有了同心同德的精神高度,才有長久發展的方向和動力。

既沒有物質承載精神支撐又沒有精神支撐的商會是風雨飄渺的,更是沒有生命力的。我們相信“百年商會”必定是將商會的物質建設和精神建設高度融合在一起發展的結晶!

 
打賞
 
更多>同類商幫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商幫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大國商幫簡介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适合女士自慰时看的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