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鐘路邊
本文從前些時候去會展中心參觀一個展覽會說起。
我發現,這個展會的承辦方是我曾走訪交流過的一家異地商會的副會長企業,以前交流時,曾聽對方介紹說這個展會辦得很成功,獲得了多項業界榮譽表彰,也獲得政府每年高達一百多萬元的扶持資金獎勵,并把這個展會當作一張城市文化名片進行宣傳。
作為社會團體,自己的會員企業能承辦一個獲得官方肯定和宣傳的大型展會實屬不易,肯定會當作社團的一份榮耀進行宣傳。事后,我特意去瀏覽了這家社團的公眾號和網站,發現對此展會只字未提;但通過搜索,發現前兩年之前的同個展會有過詳細的圖文報道,并且對展會舉辦前的宣傳造勢、邀請會員參展和觀展、舉辦后的成績等都有一系列的跟蹤宣傳報道。這個展會每年一屆連續舉辦多年了,也就是說,關于這家會員企業近兩年的展會報道,已從社團的宣傳平臺消失了。我不知道是社團把這家企業給遺忘了,還是這家企業已經退會了。
我還發現一個重要的現象:這家社團的報道近兩年幾乎不再關注會員,基本不見有關于對會員企業的報道蹤影,偶爾發布的信息,也通常是社團主要負責人或者重點會員出席,或者有黨、政官方領導參加的活動文章,有點成了主要宣傳社團的領導班子(或者叫“服務團隊”)的私家地盤。
以前交流時,這家社團把自己的會員服務工作當作一份特色介紹,秘書處工作人員積極參與會員企業活動,也非常注意搜集秘書處沒有出席參加的會員企業的動態,撰寫報道在社團的網站和公眾號上發布宣傳;甚至包括每天收集會員企業的供求信息,專門在社團網站和公眾號建立了“會員供求”“會員資訊”的欄目,堅持定期發布,為會員企業的業務合作提供信息對接的平臺。
因為秘書處做的這些工作獲得會員認可,會員企業在舉辦活動時,通常都會主動通知和邀請商會負責人和秘書處工作人員參加,結果是相輔相成的——社團心中有會員,積極參加會員企業的活動并宣傳報道,會員企業多了一個在社團內部和社會外部展示形象的機會,也會感激社團的平臺作用,從而更愿意參與社團事務。這家社團前兩年換過屆,期間秘書處工作人員也有流失變動,從積極關注和搜集會員動態,發展到現在不見會員信息的蹤影,我猜測,可能是換屆后的社團負責人班子管理觀念改變,也或者是工作人員的工作延續連接不上,甚至是沒有人手去關注留意會員動態,于是干脆就把會員給忽略無視了。
作為一個能承辦大型展覽會的企業,其宣傳渠道和途徑肯定已經相當完善和成熟,從公司自己打造的自媒體平臺,到報紙、雜志、廣播、電視臺、網絡媒體、戶外廣告,包括政府官方的宣傳,該都是全方位推廣鋪開,社團的宣傳平臺對比這些媒體只是小兒科,社團對他的關注宣傳只是起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社團會員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的中小企業或者個人,他們自身沒有宣傳平臺,一般也不可能吸引到社會公眾媒體來關注和報道,所以,社團的宣傳平臺能對他們的動態進行關注和報道,就顯得十分必要且有意義。
同理,商會作為眾多社團種類中的其中一類,作用是大同小異的,主動關注和搜集發布會員企業情況,會員會覺得商會心里有自己和記得自己,凝聚力都會加強;商會若極少關注和發布會員企業的新聞動態,說明商會已經拋棄會員了,隨你怎么說“為會員服務”,可你的所有宣發文章里都看不到會員企業的影子,等于全是空談,時間久了,會員就遠離了。
商會會員企業從事的行業各不相同,種類很多,不一定每家會員企業都會舉辦什么活動,但幾百家的會員數量,一年下來,總會有些會員企業有產品展銷發布、研討交流、周年慶典或歲末慶典、搬遷升級轉型或新店開業等等活動,如此計算積累下來,會員動態的數量是很可觀的。有些會員的活動可能會告知商會,讓商會組織會員參加,但更多的會員活動不一定會告知商會,會員只是自己發發朋友圈或者在私下通知一些熟人朋友,商會的工作人員若留意到了,也可主動聯系幫會員進行宣傳。至于會員需不需要商會協助宣傳,那是另一碼事,但商會能主動關注和聯系對接,至少證明商會沒有忘記會員。
也曾聽一家異地商會介紹過,他們把關注和宣傳會員動態當作是服務會員的一項基本事務。會員企業有活動,商會一向積極組織人員參加并宣傳報道;秘書處工作人員也積極地留意商會不知悉和沒有參加的會員活動信息,主動搜集和進行轉發宣傳,定期或不定期向會員征集企業的新聞稿件給予編發,逢年過節主動征集和搜集會員企業優惠促銷的供求信息,整理匯編在商會網站、公眾號和微信群內宣傳發布。這些細小的工作,都是為幫助會員多一個宣傳展示的機會,不分會員級別,商會都一視同仁,他們的工作獲得了會員的一致認可和贊揚,會員隊伍不斷增大,凝聚力不斷增強。
秘書處同時面對幾百家會員企業,工作人員數量有限,不可能完全做到沒有疏忽遺漏,但唯有虛心踏實,以更細心認真的態度開展好工作,把服務會員在行動上做到實處。因為:秘書處工作人員如果天天無所事事,只會坐在辦公室里發呆玩電腦玩手機上網,等著會員主動找上門來尋求商會辦事,需要商會負責人踢一下、動一下被動地開展工作,或者只專注于發布商會幾位主要負責人動態的社團,有演變成“一言堂”的私人宣傳地盤的趨勢,不主動多關注廣大會員信息,把會員忽略遺忘,離這家社團的凝聚力潰散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