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少經營者都意識到加入商會的重要性和優勢,都希望通過團體合作、商會扶持來擴大經營范圍、賺取更多利益,在目前的市場上分一杯羹。所以現在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的商會也是與日俱增、層出不窮。
既然有這么多商會,商人加入時也少不了要仔細斟酌一番,否則加入商會之后既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還會浪費諸多時間和精力,得不償失。畢竟不是所有的商會都具有生命力,都可以發展長久,比如說不少商會在運營時資金短缺,舉辦、組織的活動也是少之又少,同一商會中的會員之間都不熟稔;又比如說還有的商會沒有盡心的為會員服務,導致大批會員退會。像這種商會不必多想都可以預料到無法長遠,遲早會被大家淘汰。那么什么樣的商會才值得商人加入?或者說加入什么樣的商會是有價值的?
商會是否可以自給自足、自力更生
商會作為非營利性組織,不可以以營利為目的運轉,但是只靠會費活動難免捉襟見肘。并且無論是看國內、國外哪個成熟的商會都有多種創收方式,不會把運轉的資金來源都壓在會員身上。像法國商會,其活動經費中的一部分就來源于市場競價下的商業操作,對非會員企業的咨詢服務進行收費,達到盈利;同時它還壟斷了國內的公共設施的建設與運營,比如說機場、車站等。商會以多種方式盈利,在適應市場環境,增加自身競爭力、生存力的同時還會減少內部的一些資金矛盾、爭議。所以衡量一個商會是否值得經營者加入,其能否自力更生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商會辦公是否公開透明
一個商會領導班子是否公正、管理機制是否完善科學等這些問題,在商會的日常辦公是否透明中就可窺探到。商會辦公越透明,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商會中大家分工明確,步驟有序,資源也可以達到合理分配。同時也可以看出會長、秘書長在管理商會時是有序的、有真才實干的。
商會會員是否活躍積極
商會要想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離不開會員們的支持。會員們都積極活躍,踴躍參加商會舉辦的各種集體性活動,說明大家對商會的認可度高、有歸屬感,這樣也可以帶動新會員的調性,不斷吸引經營者加入。假如商會會員宛如一潭死水,活動沒有激起任何水花,試問沒有哪個經營者會掏錢待在這樣的商會吧,連最基本的交流都沒有,又何談擴大朋友圈子、增加人脈關系呢?
商會是否為會員提供優質服務
商會商會,做的就是服務企業、協助同行、維護會員權益等這樣的游離在政府、企業、社會之間的第三方中介組織嗎?所以一個商會是否能夠為會員提供優質服務,這是商人加入商會時最值得考慮的問題。
當然,商人加入商會時的需求都不一樣,看重的條件也不同。但是無論是從哪個需求角度出發,商會作為行業企業之間的紐帶,以會員為中心、為會員服務才是重中之重,當然會員也要有歸屬感,共同推動商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