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從人口紅利向人腦紅利的轉變,確保中國第二輪的經濟的騰飛。中德總商會主席、博士后周松波向《中國聯合商報》記者指出,離岸中心,其實就是一種換道超車的一種很好的模式,我們為什么需要大規模走出去買腦袋,因為很多最優秀的人,你讓他到中國來生活,有家庭的問題,朋友問題,方方面面,在不同的環境是有不同的靈感的,也許在那邊有很多的靈感,一到很熱鬧的地方,也許就丟失了靈感,所以有的問題,不一定要在你眼皮下能實現,可以通過離岸方,離岸中心的方式,可以向全球借力。
發揮人腦紅利 管理科技的腦袋
隨著中國30多年高速增長的結束,中國經濟是面臨諸多挑戰,比如中國經濟下滑帶來的挑戰,經濟泡沫帶來的挑戰,產業機構調整帶來的挑戰,產業過剩的挑戰等,這些問題問題嚴重影響我們經濟的健康運行。周松波表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工業問題,我認為唯有通過機構突破,機構性改革,工業流程的這個改造,才可以徹底的解決。如何打造中國的核心競爭力,我認為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離岸創新、跨國協同。
創新能夠成為未來中國發展的引擎,實現我們中國制造的強國夢。周松波表示,中國要想崛起,在世界科技的賽跑道上,從追跑到并跑最終到領跑,我認為人才要國際化,研發要國際化,科技國際化,產業國際化,最終實現產業高端化,讓我們的創新能高效化,最后確保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周松波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充滿期望。他表示,一帶一路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構想和倡議,我相信未來它會改變世界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格局。我給一帶一路的倡議是,我們一方面走進欠發達的國家支持他們基礎設施的發展,同時也可以利用好對方的人口紅利、市場紅利,這樣可以助力解決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同時我們是不是也要考慮,走進發達的國家挖掘腦礦,因為這幾年失去人口紅利,如何把人口紅利轉為腦力紅利,我們應該到人才的高地,科技的高地,發揮人腦的紅利,數字經濟的時代,誰管理這個科技的腦袋,誰就可以掌握世界?,F有的人才和科技是不足以支撐中國科技的領跑和推動中國經濟下一輪的經濟發展。
換道超車 高效發揮腦力紅利
中國可以從這個跨越柴油發動機,直奔發動機、電動車向智慧經濟邁進。周松波說,這種跨越式的發展模式呢,我把它理解為換道超車,我覺得核心的思想是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全球的腦袋挖掘寶藏,高效發揮腦力紅利。
周松波表示,中國如何換道超車實現產業升級,我認為只有我們走出去就地筑巢引鳳,招商引資,我們要引入納米技術,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等前沿性的高科技項目,確保中國產業的升級,從而實現中國經濟第二輪騰飛。
基于以上的思考呢,首先可以把目光鎖在德國,為什么選擇德國,德國是歐洲的“火車頭”可以說世界制造強國、科學研發的領跑者,有著無可比擬的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所以中德的合作互補性又很強,尤其是工業4.0,生命科學,二元制教育體系,包括隱形冠軍這都是德國的強項和中國互補性都是非常強的。
周松波表示,十九大提出來我們需要把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所以中國要包船出海,大規模走出去,這樣才能向世界借力,中國走出去需要強大的橋頭堡的。所以我們要辦一個與國際合作的平臺,于是就順應這個大勢所趨,和市場的呼吁,在德國打造中德科技園,為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實現強大的橋頭堡?,F在據我了解,也是中國第一個歐洲的海外離岸的基地,所以我堅信三五年后,希望能成為中國離岸的這個科技方舟。
離岸中心向全球借力
周松波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我們可以幫大家打造5個方面的服務中心,比如說企業走出去,要打造企業的離岸研發中心,開發區刻意打造離岸雙創中心,政府可以打造離岸服務中心,甚至三會都可以出去打造協同中心,大學刻意打造教育中心,所以中德科技園是以立體化的合作模式,為企業、商會開發,提供一站式的全程無憂的有效服務,我們從人才招聘,管理運營、招商引資,尤其是企業資源的對接,項目的對接,對各類資源的對接,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務,因為大部分企業走出去還是有很多心理障礙的。
剛才我說離岸中心,其實就是一種換道超車的一種很好的模式,我們為什么需要大規模走出去買腦袋,因為很多最優秀的人,你讓他到中國來生活,有家庭的問題,朋友問題,方方面面,在不同的環境是有不同的靈感的,也許在那邊有很多的靈感,一到很熱鬧的地方,也許就丟失了靈感,所以呢,其實有的問題,不一定要在你眼皮下能實現,可以通過離岸方,離岸中心的方式,可以向全球借力。
因此呢,速度和精準的選擇,是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如果我們不走出去,不常設機構,就不可能及時掌握新的動態,國際最新的技術和產品。尤其國外很多的這個隱形冠軍,世界有5200家,47.6%,是來自于德國,這些家族企業很保守,就像一個大美女一樣,非常害羞,她普遍不會主動找上門的,因此我們想成功我們就要主動走出去,經常和這些美女、帥哥們多接觸,接觸了,互相就了解了,有了了解才有可能建立起信任,然后在信任的基礎上,你就可以產生高效的合作。
周松波表示,習主席說的我們要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心,所以要把走出去和引進來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高效。我們需要在對方門口設離岸中心,這樣就可以進行不止是引質引資,這樣也可以在那里進行創新,進行跨國協同,為企業的發展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