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這節的題目是防范金融風險,銀行保險業如何促進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我要談三個個人的觀點。
一是要合理地調整杠桿率,我覺得這是第一個。
二是要合理健康地調整大資管行業的發展。三是要合理健康地發展房地產行業。我想談談如何促進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
我們知道過去兩年穩杠桿的宏觀調控中,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債務對GDP的比率一直穩定或有所下降,就是250%。但是在去杠桿的過程中,如果出現過于猛烈的人為地降杠桿的情況下,對經濟會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
第二個杠桿是對大資本的管理,大資本又叫影子銀行,是銀行和保險業在傳統的銀行、傳統的金融之外的所謂的影子銀行。我們傳統的銀行業對于實體經濟的貸款,主要流向了大型的資本密集型的企業。歷史上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很少能夠從傳統的標準的銀行業中得到信貸支持。在過去十幾年中,逐漸生長發展起來的資管行業,我們銀行保險業都是首當其沖的。其中一部分作用,就是把原來不能得到信貸支持的一些行業,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在資管和非傳統銀行業的形勢下,能夠得到一定的信貸支持,這個對過去若干年的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是起到了很大的促進的作用。
所以,在調整和控制資管行業和影子銀行的過程中要把握合理的度。因為只保留正規的銀行貸款只能貸大型企業和資本密集型企業,要允許一定程度的影子銀行和資管行業的發展,使得信貸還能流向非主流的民營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第二個方面是對資管行業的調控要合理健康和有一定的容忍度,這樣才能保留信貸對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
第三個觀點是房地產,房地產行業為了控制過快的價格上漲,過去兩年的限購政策也起到了很好的成績,房地產價格比較穩定。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這一點,房地產是過去20年左右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行業,它雖然本身占GDP的比率不是那么高,有20%、30%,但它所帶動的水泥、鋼鐵、裝修很多行業都是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繁榮生長的領域。那么,房地產在一定的調控已經起了作用之后,也要防止房地產行業的過冷或者是下降,因為如果房地產作為過去2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龍頭行業出現過快、過冷的降溫,那么對經濟增長的傷害是首當其沖的,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牽扯其中也是有很大的負面的影響。
我提的觀點是,銀行業和保險業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民營企業的時候,在國家銀保監會這樣一個很好的政策的支持情況下,應該合理地、溫和地、健康地調整杠桿率,適度地允許資管行業的發展,適度地支持房地產行業,因為這幾個渠道是歷史上、傳統上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能夠得到信貸支持的比較有效的渠道和傳統的銀行貸款項目。這就是我的觀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