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探索京味兒話劇的當代性

   日期:2018-09-29     來源:光明日報    評論:0    
核心提示:探索京味兒話劇的當代性京味兒話劇《玩家》第四輪的演出剛剛落下帷幕,觀眾反響熱烈,謝幕時的掌聲經久不息。自2016年首演以來,
 探索京味兒話劇的當代性

京味兒話劇《玩家》第四輪的演出剛剛落下帷幕,觀眾反響熱烈,謝幕時的掌聲經久不息。自2016年首演以來,該劇每輪演出都收獲觀眾如此的肯定?!锻婕摇肥潜本┤怂嚱陙碓诖髣鑫枧_創作方面致力于表達當代北京故事,記錄時代發展變化,挖掘新京味兒文化,展現歷史文化底蘊和時代精神的重要收獲。

點擊進入下一頁

  話劇《玩家》劇照

《玩家》劇作以一只元青花瓶跌宕的收藏故事為線,串聯起改革開放四十年北京市民生活的巨大變遷。編劇劉一達諳熟市井生活的優勢顯而易見,但其文學含量、敘事高度與一流劇作尚有距離。相較于此,《玩家》的二度創作更具雄心也更為進取,顯示出創作者們“求新”“求變”的迫切愿望。京味兒話劇如何走出看家戲《茶館》巨大的“影響的焦慮”,這是一把懸在北京人藝繼承者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將是一個永恒的命題。導演任鳴從1995年排演《北京大爺》,到2005年排演葉廣芩文學名篇《全家?!?,再到新近排演《玩家》,30年中不間斷地實踐著他對京味兒話劇舞臺范型“繼承—發展—創新”的探索之路。尤其這次對《玩家》的舞臺處理,在整體面貌上呈現出了京味兒話劇創作的新動向、新風貌。

致力探索京味兒話劇的當代性。京味兒話劇當代化的問題十分迫切。話劇藝術必須對當下的生活現實有所發現、有所審視、有所表達。京味兒話劇如果不能反映當代北京人的情感生活與價值判斷,就容易陷入成為博物館藝術或戲劇史陳列品的危險當中。當代中國社會包括北京城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社會生活的激蕩洪流中蘊藏著巨大的藝術能量,并對我們的各項藝術創作不斷提出嶄新的渴求。當我們談論京味兒話劇時,不能總停留在長袍馬褂、抱拳作揖、提籠架鳥……如此種種晚清、民國歷史文化想象之上。京味兒話劇的當代性,首先應當是對此時此刻的北京生活、北京人物、北京語言、北京經驗、北京精神的瞬間把握,是將一切與當下北京和當下的我們有關的人生經驗錘煉鍛造而成的戲劇性。在《玩家》當中,從劇作到導、表演都竭力開掘北京當代市井生活的豐富蘊藏。從玩家入手,將個人際遇嵌入時代車輪,用以展現首都北京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大潮中的發展與變化,并表達出對人與人之間溫情關系的眷戀。元青花大瓶在這部戲里,最終打破真假的局限,所要坦露的是世道與人心,是一座城一個時代的“精神本質”。

開掘京味兒話劇的喜劇性元素。京味兒語言是展現北京人幽默精神與嘲諷態度的絕佳樣本。京味兒話劇作品中,無論是老派人物還是新派市民,總有著不變的幽默與嘲諷的傳統,永遠有著一副散淡裕如的神情,還總會有那么一兩張“勤勞的好嘴”。北京人的喜劇精神與嘲諷態度相伴而生,這既是對世故人情的思考與辨析,也是對平凡生活的履職履責,更是對世道人心深思熟慮后的態度選擇。北京人藝的經典京味兒大戲從《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樓》到《全家?!贰陡C頭會館》等等,都致力于開掘北京人的“精氣神”“精神實質”,但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對喜劇性元素開掘不足的遺憾?!锻婕摇愤@部作品中古玩行的“智取”“智斗”故事懸念性強,情緒起伏跌宕,適宜喜劇性元素的揮灑。導演有意對拉纖兒的寶二爺、收舊貨的魏有良、買飯的焦三兒、迷了心的發燒友小民等幾位次要角色的形象和語言進行了喜劇性夸張,營造出了歡悅乃至爆笑的劇場效果。京味兒話劇一旦笑了,就丟掉歷史文化蘊含了?就不指涉我們的精神世界,不思考生活現實了嗎?自然不是?!锻婕摇防锏南矂⌒?,更多是一種理性與感性的對撞,是著力于人物性格和生活態度的外化。蘇聯戲劇家瓦赫坦戈夫曾說:“我愛一切的戲劇形式,但最吸引我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元素,而是人們精神所生活于其中的那些元素。”

強化京味兒話劇的劇場性。劇場性,是創作者在劇場里通過藝術手段聚合起來的場域力量,是能夠瞬間影響到觀眾的劇場效果。在《玩家》當中,導演積極運用舞美、燈光、音效、服裝、化妝、道具等舞臺表現手段參與舞臺敘事,營造舞臺氣氛。講求劇場性的強化,有利于營造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幫助演員在場上創造出人藝看家本領——演出“一片生活”。北京人藝的舞臺上,精準入微、典型化的服化道,對人物身份、性格等語匯進行著事半功倍的有力表達?!锻婕摇分薪驳钠孔?、齊放的褂子、寶二的褲子、李爺的蟈蟈籠子等,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再如《全家?!贰独戆l館》到《玩家》這三部作品中,均使用了帶有明顯年代印記、高度符號化的流行音樂營造時代氣氛,從京劇到單弦、相聲、民間小調,從古典音樂到通俗歌曲,不分高下,兼容并包,皆為我用。

堅持演出藝術的完整性。北京人藝歷來講求“一棵菜”精神,北京人藝“群戲”好看是出了名的。北京的老觀眾們走進首都劇場,不僅僅是為了欣賞明星,更為了欣賞人藝的演員如何塑造角色,為了欣賞人藝的演員們在臺上如何搭戲接戲?!恫桊^》成就了一批著名演員,但是《茶館》的成功并不是源于所謂的“明星制”,而是來自老舍、焦菊隱以及北京人藝整座劇院的藝術氛圍和創作機制,是焦菊隱領銜的導演中心制基礎上充分發揮演員的創造能力的工作機制的勝利?!锻婕摇防锢现星嗳輪T同力共進、勇于探索的精神與《茶館》一脈相承。任鳴的舞臺創作善用最合適的演員塑造出最貼合角色內在精神的人物形象?!锻婕摇愤@部戲的成功離不開對“一棵菜”精神的遵循,離不開對北京人藝演劇風格的繼承與發展。當前戲劇舞臺創作需要不斷堅持演出藝術的完整性,充分釋放導演負責下的以表演為中心的整體演出機制的無限潛能。

(作者:范黨輝,系《中國作家》雜志社影視版編輯部副主任)

 
打賞
 
更多>同類商幫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商幫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大國商幫簡介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适合女士自慰时看的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