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話版 《茶館》今晚廣州“開張”
會有麻辣火鍋的味道嗎?
(全媒體記者 張素芹)6月12日~13日,四川話版《茶館》將登陸廣東藝術劇院。以傳統京味兒著稱的《茶館》被移植到四川,用四川話來演繹,會是一番什么樣的風味?
《茶館》由老舍先生于1956年創作,北京人藝于1958年首演,是北京人藝的“看家大戲”。在《茶館》首演60周年之際,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攜手北京人藝著名導演李六乙傾情打造了四川話版《茶館》,并于2018年展開全國巡演,這次即將演到廣州。
在四川籍導演李六乙看來,四川話本來具備的幽默風趣與老舍語言的幽默實際上有一種天然的契合。茶館讓人有安逸、舒服的感覺,是四川人的生活形態,也彰顯了這種生活形態背后的文化內涵?!斑@跟老舍先生的《茶館》體現的思想也是天然的契合,從語言到文化特色到民俗展現,應該可以說是天衣無縫的?!?/span>
四川話版《茶館》里不但有成都方言,還有樂山方言、自貢方言,這些地方的四川話腔調各不相同。李六乙表示,四川話版《茶館》在用四川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態表現的時候,既有歷史的傳承,也有當代的表達?!耙徊拷浀鋭∽鲬摶钤诿總€時代的舞臺上,而不是塵封在書架上。越是經典的作品,越能夠在不同時代以不同的形式表達?!?/span>
四川人藝版《茶館》忠于老舍原著,但也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李六乙別出心裁地改變了戲的結構,在第一幕之前增加了“序幕”,將三位老人的結局提前告知觀眾,在消除觀眾對結局期待的同時,將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戲的發展過程之中,并使觀眾產生積極思考,這種做法大大強化了該劇的敘事性。另外,在原劇中,茶客僅僅只是作為“茶客”而存在,而四川話版《茶館》中,茶客還充當了類似“看客”“評論者”等角色,他們游離于劇情之中,又隨時從劇情中走出,冷眼看著劇中發生的一切。
該劇匯集了四川人民藝術劇院老中青三代演員,力邀了舞美設計嚴文龍、燈光設計胡耀輝、服裝造型設計門曉光等業內頂尖人才,力求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體現四川話版《茶館》的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