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顧青青) 隨著青島市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躍升,新興產業和人才的不斷涌現和扎根,青島市商協會建設正在進入高潮期和良性發展期,如何充分發揮商(協)會服務民生領域的積極作用,向社會釋放更多的優質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社法等資源和動能?今年兩會,青島市政協委員馬駿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馬駿表示,目前在社會組織管理局登記備案的各類商協會組織高達200余家,基本涵蓋了各行各業的企業家、技術和管理專家等精英人才。他建議青島學習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充分發揮廣大商協會組織專業性強,資源豐富,聯系廣泛的有利條件,發揮商會內各行業學科帶頭人的影響力、積極性和能動性,讓這些商協會組織真正發揮介于政府和社區百姓之間的第三方價值,向廣大群眾提供高質量的專業服務,有力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此外,市政協委員馬駿還建議政府可采取向商協會購買服務的方式,設立專項預算資金支持,采取公正公開的招投標流程,推進政府向商協會組織購買服務、全面踐行提質增效的新路徑,快速打造社會治理新格局。同時,他認為政府各職能部門應轉變觀念、落實目標和責任,搭建橋梁、形成紐帶、做好各方的銜接和服務,為商協會提供更多的供需信息,不斷拓展商協會的發展視野和服務渠道。
在提案中,馬駿還提出將此服務模式建立監督機制和評優機制,建立政府的相關獎項,對表彰成績突出的優秀商協會機構,讓商協會更多的參與和承擔政府公共項目,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開展救助活動,讓老百姓更多地了解商協會的社會價值和公益風采,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